職場離別的哲學:好聚好散,還是痛快離場?

好聚好散的職場哲學

來來去去這麼多公司,我一直是那種「好聚好散」的人。
不口出惡言,準備超越任何人期待的交接手冊,只求在真正離開的那一天能夠平平順順。

絕對不會說的話包括但不限於:「這家公司沒救了」、「老闆你真是個蠢蛋」、「我不想在這裡繼續浪費生命……」。
即使是不爽離職,我也只是發封信說:「謝謝大家這幾年的協助,希望你們以後一切順心。」

最常用的理由大概就是:「身體不好,老是去看醫生,需要休息。」
因為我只想離開。

例外的離職信

看過許多同事的離職信,大多也是這樣的語氣。唯一一次例外,是 S 的離職信——那封信,幾乎可說是一封咆哮信。

信的前半段,他感謝了每一個合作過的人:A 幫忙搞定物流,B 協助處理建檔,C 負責合約,而我則是幫他負責的商品不斷曝光曝光。最後還特別加了一句:「他不明白像我這樣的藝術家怎麼有辦法做這個工作。」(我把這當作極高的稱讚。)

然後,後半段,開始罵總經理。

他痛批總經理沒有專業知識,沒有產業遠見,只聽信佞臣的小話,從來沒有試圖協助業績成長…… 事隔多年我的記憶已經模糊,但應該要按兩三次 page down 才能看完。

當時公司員工大概有近兩百人,我想應該至少有一半的人會覺得:「帥啊!」

站在不同立場,遺憾的結果

很多年後我才明白,S 那麼奔放地發洩,可能是因為他真的很喜歡這份工作,為此付出了非常多。但遇到一個只是來「看守」的總經理,那種挫折感一定很強。

你想要全力衝刺,但他只是不要出事。不同的立場,遺憾的結果。
是的,位子不夠高的人,總是可以選擇離開。

我不知道後來總經理有沒有和誰抱怨過,但有一次和他開會時,他只淡淡地說:「你應該也看了信吧?」
我說:「有,S 脾氣就是那樣。」然後就離開了。

回頭想想,一個看守型的總經理,真的也沒什麼好在意一封信的。


探索更多來自 隙音筆記 的內容

訂閱即可透過電子郵件收到最新文章。